《寻龙记》转载请注明来源: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
下局势就是天下苦秦久矣,在不久的将来秦朝必将被灭。”
张良听得脸上放光,对项思龙的解析大是叹服,当下接着道:
“那你认为夺天下者将为何方人物”
项思龙想也没想的接口道:
“布衣中人也”
张良见他说得如此语气,惊奇的问道:
“思龙,你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其实任他张良如何学究天人,怎知顶少龙乃现代中人,悉知他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呢
项少龙知是自己口不择言露出毛病,当下想了一想,旋又解释道:
“今天下之势,农民百姓是受秦压迫最惨重的阶层,沉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罚都使得劳动人民处在流血痛苦的呻吟生活中,他们渴望安定,向往和平,现在他们对秦二世失去了任何的幻想,因此他们当中,只要有人仰臂登高一呼,响应之人定当热如洪潮,秦政灭亡之日亦就不远了。”
张良只听得敬佩不己,目射奇光的看着项思龙,对他那大胆的推想简直是佩服得五腹投地,暗想自己真是得了个乘龙快婿,他日定当能叱诧风云,可得好好的把他把握住,以助自己他日成就大事,当下一阵哈哈大笑道: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莹儿,你可找着了个好夫婿啊”
项思龙一听知他己把张碧莹终身交给自己了,当下跪首便拜道:
“岳父岳母在上,请受思龙一拜。思龙定当不负所托,会好好的照顾碧莹。”
张良见项思龙思想反应如此敏捷,更是老大开怀,高声喊道:“张方,今晚给我大摆宴席,庆祝思龙和莹儿的订婚之喜。”
这时从大厅后方走出一个年纪约在四十许间,脸目予人一种精明感觉的中年汉子,走到张良跟前应声道:
“是老爷”
随后退下。
张碧莹已是娇不堪言,在那妇人怀中娇羞不己,只乐得那妇人直是盯着项思龙和她总是浅笑不语,看来对项思龙印象极佳。
张良望着项思龙,忽然又问道:
“那思龙对为将之道又有何看法呢”
项思龙谈兴大发的道:
“天生贤才,自是供一代用之,不患世无人,而患不知人;不患不知人,而患知人而不用,孙子兵法中的择人而任势就是这么回事。”
顿了顿又道:
“但是为将之道,首要治兵。所谓纪律不严,何以能整非练习拥熟,何以能暇若非既整且暇,何以能万战万胜而无敌于天下乎当年长平之战,白起以少胜多,大败赵军,岂不是将兵人人折服,人人听令再就是将帅要有足智多谋,赏罚分明,爱抚部属,勇敢坚毅,树立威严等。若不能做到如此,就不足以为将。”
张良听得他这份见解,觉得确是妙论,当下又问道:
“那么用兵之道呢”
项思龙谈兴更甚,滔滔不绝道:
“兵贵精而不在多。用兵之上策乃是用谋取略战胜敌人。所以善于用兵之人只是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这些都是靠周全的战略方针。象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汉之战,晋胜楚就是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运用谋略争取了齐、秦二国援助,击败楚军,争取了中原霸主地位。还有,用兵的原则是,知己知彼,万能百战百胜。”
张良听得更是大为叹止,折服不已,二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意,一直谈到太阳下山,张方来叫二人赴宴时,才言犹未尽的结束谈话,连张碧莹母女二人何时离去亦是不知。
第五章忽变风云
晚上的宴会气氛自是热闹非常。
项思龙和张碧莹因是宴会主角,不断的有人向他们道喜。
张良和夫人对道贺众人也是应接不遐。
曾盈则站在项思龙身旁含笑脉脉的看着自己的爱郎。
只有在项思龙后侧一席上有一个武士装束的华服英伟青年低头喝着闷酒。
他体形极佳,虎背熊腰,充满男性魅力。两眼更是精光闪闪,额头高广平阔,眼正鼻直,两唇紧合成线,有着说不出的傲气和自负。
只是此时眉宇紧锁,双眼极其怨毒的瞪着项思龙,似乎跟他有着深仇大恨般。
只见他带着醉意的走到项思龙面前,冷漠的道:“听说项兄徒手单斗十多个彪形大汉,在下韩自成真是大为叹服,不若择个吉日良辰,大家切磋切磋,让在下见识一下项兄雄姿风彩。”
项思龙听出他表面虽是客气,实则语含讽刺,心中有气,想道若和你来个自由搏击,定要打得你变成个肿猪头,但比其他自己则可能筹莫展,当下惟有谦虚笑道:“韩兄定是武功盖世,小弟望尘莫及,怎能够资格和韩兄切磋,有闲时还要请韩兄指点一二。”
韩自成似料不到他如此反应,哈哈一笑道:
“项兄真令在下失望,如此亦不强项兄所难了”
语意尽是轻蔑讥讽。
项思龙心平气和,潇洒一笑,拉着张碧莹的小手,转身向张良走去。
此时张良正和一三十许岁的粗壮汉子聊天,见着项思龙,忙介绍道:“贤婿,这位就是仓海君冯进,力大无比,只手能举起两百斤石墩而面不改色。”
项思龙忙拱打过招呼,见这汉子满脸的胡腮,眉毛黑而浓,一对三角眼射出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颇有点象现代电影中张飞的模样,心下不禁惊然。
那汉子亦横眼一扫项思龙,连声大笑道:
“项兄果然是一表人才,与碧莹确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说得张良连连大笑,替项思龙等说谦让之话。
这时,张方匆匆的走到张良身旁,把他拉到一边,低声连连耳语一番,只见张良脸色连连急变,眼睛不住的向项思龙望来,似有着什么心事似的。
果然,待张方离去后,张良叫过项思龙,音带震颤的道:“思龙,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了”
项思龙听后也是一怔,想不到自己还没赶到大泽乡,起义就开始了,当下不禁连叫可惜,这等壮举自己没有参加。否则可以目睹中国这第一批农民起义了情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