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剑出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小说网chongsheng52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日之后,上书房中。
朱元璋接过太子朱标呈奏的奏疏!
老朱打开翻阅,看着面前的奏章,脸上泛起了不悦之色。
朱标,拱手启奏,将近期查案的事情,说了一遍。
“儿臣,与李进遵照圣旨办差,对胡惟庸一事,已经追查三天了!但是除了一些枝节忽漏之外,没有发现任何隐瞒之处。”
朱元璋抬眼看了一眼,朱标!
随即户部主事李进出班奏对
“臣也曾调阅过各部院的案底,凡胡惟庸办的案子,除了擅发北征将士军饷事情以外,别无其他过错!”
“哦,对了,数日前,胡惟庸之子胡存节外出游玩时,不慎从马上摔落,被一辆路过的马车碾压而死。
胡惟庸得知噩耗,悲痛欲绝,他判处该马车车夫死刑,以儿子一命抵一命。”
朱元璋眉头一挑
前者,严格意义上来说,好像算是收买军心,后者牵涉民事纠纷,胡惟庸私自处死平民已严重越矩。
朱元璋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同时,也对于胡惟庸更加的忌惮。
好一会才摇头说道:
“胡惟庸明明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你们却查不出点证据,还不可怕?这说明他们已经是盘根错节,将罪行一一掩盖,并且胡惟庸一系,已经形成了攻守同盟!早已经把那些所做的不法之事,清理的干干净净!”
朱元璋看向朱标,此时他看向自己的这个儿子!若是有一天,朕死了,朱标恐怕斗不过胡惟庸这样的权臣啊。
朱标见朱元璋看自己心中也是有些惭愧!弱弱道:“这是儿臣无能,请父皇责罚。”
朱标此时脸上也挂不住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元璋将这件事情交给他,是有特殊意义的。
因为那天晚上讨论废除丞相,建立内阁制度的时候,朱标是全程都在,并且内阁的机构组建都是由他一点点“提”出来的。
张安世这会儿不想当官,所以朱标也没有暴露出来张安世的名字。
而在那天之后,朱标就收到了朱元璋的圣旨,重阅半年奏疏,彻查胡惟庸。
但是三天过去了。
他与李进却只能递交上来这么一个结果。
无疑是令朱元璋十分失望的。
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法治胡惟庸的罪,甚至都无法证明他有罪。
李进则是只是与朱元璋奏对,但也只是不敢有半点疏漏的如实回答!剩下的只有沉默了,没办法,这样的机密他已经掺和进来,知道的越对,对自己也就越不利。
所有只有沉默才能保住自己。
朱元璋见太子,与李进沉默不语,冷哼一声!
“来啊!传二虎!”。
好在,朱元璋没有盲目相信朱标和李进,这三天,他也是让二虎暗中调查。
相比于朱标和李进这边,锦衣卫可以说是大有收获。
二虎一上来,直接拿出了厚厚的奏本。
呈递上去,朱元璋翻开看完之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整个人陷入了暴怒之中。
“混账!该死的混账!”
手中的奏本,被他扔在了地上。
朱标也没有见过这般愤怒的朱元璋。
“胡惟庸…该死!洪武11年,北元进犯大同府,咱这个当皇帝的,竟然浑然不知!”
“洪武12年,咱的义子沐英,上奏请求朝廷拨奖,咱又不知。”
“都快过了一年了,咱才在奏疏上,看到了沐英打了败仗,请求治罪。”
“呵呵…还有这个折子,洪武12年,胡惟庸竟然以大国自居,威胁各国使臣,使得大明颜面尽失!”
“该杀!真该杀!!”
上书房之中,传来了朱元璋的怒吼声。
一个皇帝,竟然被隐瞒了如此多的事情,朱元璋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是带兵打仗起家的,自然是知道,军机要事,那可是瞬息万变的。
一旦失之毫厘,那可就是差以千里了!
而胡惟庸,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令人发指!
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军中大事,都敢这样瞒着他,还有他的义子…
可以说,胡惟庸做的这些事情,每一件事都是触及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就连军中的事情,你都敢瞒着咱,剩下的那些事情咱都不敢想你瞒了
多少!
马皇后此时也是急忙赶了过来。
“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那该死的胡惟庸!欺上瞒下,朕这个皇帝,跟个聋子有什么区别!妹子,你瞅瞅,你瞅瞅!”
朱元璋弯腰把奏章捡起来,塞给马皇后
马皇后没有看,先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将地上的散落的奏本收起来。
然后安抚着朱元璋说道:
“做了皇帝,可不就得和臣子斗智斗勇?你当的是整个天下的家,难免有些事情不知道。”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本展开:
“妹子,你看看,这折子上说的这些事情!光凭这些,胡惟庸就该死十几次!咱都快被这些给气出病了!”
此时有马皇后在,朱元璋也不好发作了。
于是说道:
“来人!”
“奴才在。”
“这李善长,胡惟庸,真当咱傻,啥都不知道吗?”
随即,朱元璋下旨:
“传旨下去,让言官,御史,翰林院学士,各部员臣工,皆可以严查不法事端,准许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此话一出,朱标马上站出来反对:
“父皇,儿臣以为此举不妥!”
“准许风闻奏事,相互纠弹!是天子万般无奈的下策,如此一来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更何况,风闻奏事,真伪难辨啊!”
正如朱标所说的这样,朱元璋此举,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甚至更夸张一点,这完全就是跟闹着玩一样。
准许风闻奏事,风闻是什么?道听途说啊!也就是说,今天在街上,随便听一个闲话说某位官员贪污,也不用调查什么真伪,直接明天就能上奏本举报他贪污。
这样一来,只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那就是整个朝堂,恐怕都会成为一个暗黑森林。
今天我举报他,明天你举报我,这算个什么事?
而且最关键的是,风闻奏事被允许了,今天我青楼听人说某大人收了贿赂,明天他去喝酒的时候听说某大人想要谋反。
如此一来,人人自危,谁还有心思去做事?
全部都把心思用在举报上了。
反正不知道被谁拉下水的,那就随便也拉一个人下水。
总之有个垫背的也不慌。
如此…
这朝廷还能叫朝廷吗?
每天上朝,那还能商议政事吗?
恐怕得成闹市吵架撒泼打滚了都。
但是,朱标的话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劝阻朱元璋。
面对朱标的质疑,朱元璋直接霸气回应道:
“真伪,自有朕来辨!”
朱元璋看着桌面上的这些奏本,那些一桩桩一件件胡惟庸所做的事情。
朱元璋心中的冷意更甚!他看着朱标,语重心长的道:
“这种时候,下策用时往往就是上策!”
李进身上顿时冒出一股冷汗。
朱元璋的话就像是一个标志!
这预示着,朱元璋又要开杀戒了